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沉浸式這些年來可謂是出盡風頭,密閉空間和無盡暗夜成為沉浸式體驗的場所,但空間其實只是個次要因素,真正讓沉浸式體驗火爆起來的,是主題空間的打造和主題體驗故事的講述。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幾個沉浸式體驗項目,都是個中,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沉浸式體驗是一種沒有邊界的體驗方式。
一、阿凡達潘多拉
阿凡達2將在12月襲擊銀幕,十多年前的阿凡達開創了3D電影的先河,也讓人充分感受到3D這種沉浸式體驗的魅力。多年沉淀之后,阿凡達潘朵拉星被場景還原,成為一個頗具吸引力的沉浸式體驗。
Pandoran - The World of Avarda在迪士尼動物王國對公眾開放,由導演卡梅隆與迪士尼攜手共同創造的一個充滿奇趣想象的世界。
以“潘朵拉星”為藍圖,漂浮在樹上的瀑布、云層飆升、鳥龍以及穿過森林的藍色娜美河,這些電影里令人眼花繚亂的繽紛世界在潘多拉-阿凡達的世界得到了驚人的還原,將CGI世界在真實的世界復活出來。
游客們可以乘著獨木舟隨波漂流,途經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森林,還會有神秘的外星生物與游客親密互動。
漂浮的水母生物在半空中飛舞,光如跳動的精靈,垂下的藤蔓有光的加入變得栩栩如生,各種肉食動物在遠處小跑,甚至有些動物會隨著游客船行通過而鼓起他們的羽毛,帶給游客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感官體驗。
二、AREA15
AREA15是一個包含著沉浸式、體驗式零售,集游玩餐飲及夜生活為一體的綜合體。其內部使用了大量互動多媒體技術及藝術家展品(在室外有其它雕塑的展陳,但目前并不是AREA15項目)。
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成人的室內游樂場,但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售賣體驗大于售賣商品的商場,某些體驗的售賣可以把它簡單歸結為項目售票,但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商品零售是與體驗相結合的,我們可以說AREA15在某種意義上重新定義了在其內部發生的零售行為。
AREA15作為一個販賣沉浸式體驗的綜合體,他們的目標很明確,讓消費者為體驗付費。人們通過這種模式很容易聯想到迪士尼樂園與環球樂園,不過AREA15向我們證明了即便沒有世人皆知的IP,即便沒有幾百萬平方米的占地,在一個倉庫式的空間也能做到讓消費者為體驗付費。
其中的Omega Mart是一個以雜貨店為主題的沉浸式數字空間,項目占地5.2萬平方英尺,擁有4大主題區域和60個獨特的環境設置,共三百多位藝術家參與項目創作,分別為設計師、裝置藝術家、編劇、音樂家等等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先鋒,通過建筑、雕塑、繪畫、ARVR、音樂等不同媒介和形式創造的作品,堪稱新零售融合娛樂與藝術體驗感的綜合型市場。
項目吸引人的地方包括一個名為Dramcorp的迷宮式辦公空間和一個名為Factory的互動游樂場,還有一個名為Datamosh的,以及一個名為“投影沙漠”的區域,該區域將游客帶到王國。
無論客人是在工廠里操作機器,還是通過“傳送門”被運送到一個一個400平方米的人工投影沙漠峽谷,Omega Mart 都是一個真正互動的敘事體驗。
在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,新媒體藝術與商業模式巧妙融合,形成的商超空間,給游客帶來一次超現實藝術的沉浸式體驗。
三、梵高:沉浸式體驗
《梵高:沉浸式體驗》由歐洲娛樂工作室Exhibition Hub與美國Immersive Hub合作開發,該體驗將結合360°沉浸式投影、氛圍光和立體音效來展示梵高的300多款畫作,帶你走進19世界杰出藝術家的神奇色彩世界。
整場體驗將持續35分鐘,購買VIP票的觀眾可體驗到額外的VR內容:《法國阿爾勒藝術家的》,在VR體驗中與虛擬梵高一起探索法國鄉村景色。
有兩種不同的沉浸式梵高體驗,卻有著非常相似的名字:《身臨其境的梵高作品體驗》與《梵高:身臨其境的體驗》。
《身臨其境的梵高作品體驗》,融合了先進的技術、戲劇性故事和動畫水平,讓游客能夠沉浸在梵高的藝術作品中。作品包括《吃土豆的人》(1885年)、《星空》(1889年)、《臥室》(1889年)和《向日葵》(1888年)。從鳳凰城到多倫多,北美各地都可以身臨其境的體驗梵高作品。
去年,《身臨其境的梵高作品體驗》在多倫多推出了世界上個免下車藝術體驗。在期間,梵高專車迎客是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。聲音、光影、藝術、互動的融合,讓游客能夠置身于藝術家作品《星夜》和《向日葵》的絢麗燈光投影中,獲得沉浸式體驗。
《梵高:身臨其境的體驗》,該景點通過的360度數字投影、虛擬現實體驗和大氣的光聲秀,探索了梵高的生活、工作和秘密?!八囆g家在法國阿爾勒的”是一種獨特的體驗,游客可以與梵高在虛擬世界中散步,探索鄉村生活。
《梵高:身臨其境的體驗》在拉斯維加斯以及亞特蘭大、紐約和波士頓等美國城市的AREA15推出。在布魯塞爾、那不勒斯、特拉維夫、北京和萊斯特都取得了成功。
四、Atelier des Lumières,巴黎
L’Atelierdes Lumières - The lights factory(光影藝術博物館)是巴黎間數位藝術中心,也是文化公共建設的重要突破,其舉辦的多媒體展覽改造于一個廢棄的工業園區,為藝術和音樂提供了一個令人著迷的沉浸式體驗。
▽ 令人著迷的沉浸式體驗
呈現眼前的是幾千張的數位照片和諧搭配的音樂節奏,刺激著我們翱翔于一場奇妙藝術之旅。這藝術已經由“文化空間(Culturespaces)”公司所取得,當他在2012年登場時,便已造成轟動,該空間位于法國南部的中世紀小鎮--普羅旺斯萊博鎮(Baux-de-Provence)的洞窟博物館(Carrièresdes Lumières),以整個洞窟作為名畫的展示場所,突破2D視覺限制,至今仍是南法受歡迎的景點。
▽ 光影藝術博物館改造于一個廢棄的工廠
如何尊重老舊工廠空間讓它重新散發光彩,一直是改造項目迫切關注的部分。擁有寬敞空間的工廠,成為項目結構的靈感,也是項目的所在。內部設備使用複雜的技術:120個投影機、高質揚聲器、隔音裝置以及擴音系統,全配備在一個高度15米的2000平方米大廳之上。真材實料的使用與盡善盡美的呈現讓我們回憶起19世紀的傳統工藝。大廳內部結構延伸到朝著圣莫爾街(rue Saint-Maur)的建筑外觀,吸引了來往路人的目光。
▽ 空間寬敞的工廠
▽ 複雜的設備安裝在15米高的天花
五、倫敦·MSG Sphere
倫敦 MSG Sphere 計劃完成后,預計可容納18000個座位。在 MSG Sphere 獨特的圓頂形式中,該方案將采用技術,包括一個“內部碗”,它具有世界上和分辨率的媒體顯示屏、一個自適應音響系統和新一代無線連接系統。
這座建筑是倫敦的座,由LED的外殼組成的球形建筑。這些發光二極管是可編程的,可以在建筑物表面顯示圖像,包括廣告。
屏幕在觀眾上方呈弧形“就像天文館的十倍”,這是“地球上想象中的顯示屏”。設計表明,圖像將在150米外清晰可見。
除了音樂駐留,還在考慮其他更激進的用途。從電子競技到大屏幕上的“大眾游戲”(換句話說,和你親密的1.9萬個朋友玩電子游戲)再到身臨其境的講故事體驗,他們希望這些體驗能讓他們感覺像是沒有護目鏡的虛擬現實。
將開創不可思議的、身臨其境的體驗,將觀眾和藝術家帶到另一個層次……無論是史詩般的演唱會還是超凡的表演。
觀眾將沉浸在多感官環境中,可以像海洋一樣廣闊,也可以像森林一樣深。
也很適合像電子競技這樣的活動,在這些活動中,觀眾將能夠參與到比賽中并相互交流。
它擁有世界上、分辨率的LED顯示屏;自適應音響為每位客人提供水晶般清晰的音頻;觸覺地板,讓您可以‘感覺’的體驗背后的技術將運輸球迷到全新的世界。
另一個巨大的LED屏幕也將安裝在音樂廳的彎曲墻壁內,允許“沉浸式”表演和增強現實。四座新橋將把這一結構與周圍地區連接起來。
六、未來超級影院
位于韓國光州Lucerium國家科學博物館旁邊,是韓國360°球形投影系統,這個直徑12米的球體叫“Space 360(太空360)”,可以實現完全沉浸式享受,被認為是未來真正的VR影院。
展廳里面播放的內容,講述了世界演變的過程,包含了大到生命起源再到人類文明的演變,參觀者身處內部透明的玻璃觀察橋上時,可以隨意在原始自然森林、空中熱氣球、浩瀚宇宙、海底世界中“穿梭”,仿佛身臨其境。
我們從這些項目了解到,如今的沉浸式項目并不只停留在感官體驗之中,大多數都會賦予故事內容,通過打造不同的場景,引導游客進入一個“虛擬故事”之中,每個場景中穿插的交互體驗讓游客真正“身臨其境”,未來,這是成功項目的強勁內核。
來源:carey鄧周游世界